长者助手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地动态

推行“妈妈食堂”模式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日期:2025-11-12 08:53 来源:省局微信公众号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佳木斯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局关于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校外配餐这一关键环节,实施“妈妈食堂”工程,探索出一条以人性化监管促标准化落实、以社会共治保长效安全的新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引领新体系

面对校外配餐企业供餐规模大、监管细节多的挑战,佳木斯局将“妈妈食堂”建设作为提升监管效能、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抓手。专项制定《佳木斯市“妈妈食堂”建设与运行指引》,明确妈妈员工在采购、加工、配送等核心环节的监督职责与权限。工作开展以来,累计组织面向配餐企业管理层及妈妈员工的专项政策宣贯与食品安全培训4场次,覆盖人员达245人次,确保理念传导到位、标准执行统一,从制度源头筑牢基础。

聚焦关键环节,实现监督效能新提升

着力推动妈妈员工从“普通劳动者”向“关键监督员”角色转变,深度嵌入食品安全管理全链条。通过积极引导与机制保障,目前全市4家主要配餐企业已全面推行该模式,妈妈员工占比提升至59%(总计497人),其中1家配餐公司妈妈员工占比高达85%,妈妈员工在食材验收环节累计拒收不合格原材料8批次,监督管理的微观触角得到实质性延伸。

健全反馈机制,形成质量优化新闭环

指导企业建立“妈妈食堂议事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建议、评估、改进”工作闭环。机制运行以来,妈妈员工累计提出关于菜品改良、营养搭配、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30余条,每条建议都精准击中校园餐的“痛点”,并迅速采纳与改进。例如,针对“菜品软烂度”的建议,3天内就调整了切配标准,1周内完成了厨师培训,真正让“妈妈智慧”转化为校园餐的“品质提升”。如今,妈妈员工深度参与每餐菜谱制定,通过广泛建言献策持续优化配餐口味与营养结构,推动校园餐食实现从“保障安全”到“安全与适宜并重”的升级跨越。

推动社会共治,打造安全治理新格局

“妈妈食堂”模式有效链接了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与社会监督。妈妈员工作为“前哨”和“纽带”,年内累计向市场监管部门及学校反馈各类风险信息4条,协助化解潜在纠纷2起。该模式促使配餐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内部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全市对配餐单位整体满意度达到96.98%。相关经验已被《人民日报》《中国法治报》《中国食品报》等中央级媒体及省级主管部门平台报道4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责任编辑:刘晓丹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