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作为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以其脆嫩口感和丰富营养深受喜爱。但由于培育周期短、易腐烂,个别商贩可能违规使用无根剂、漂白剂等化学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为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特发布此提示。
一、学会“两招”,快速辨别优质豆芽
购买时通过“看外观、闻气味”可初步判断豆芽品质,避免买到问题产品。观其形:优质豆芽芽根无腐烂、无打蔫,无烂根烂尖及杂质;黄豆芽呈自然乳黄色,绿豆芽为纯净白色;整体形态稍弯曲、饱满,且带有自然须根(人工过度干预的豆芽常无明显须根)。根据《豆芽卫生规范》(GB22556-2008),合格豆芽需符合“无异味、无打蔫腐烂、无杂质”标准。闻其味:新鲜豆芽自带淡淡的豆香,若有酸臭、腐臭或刺鼻的化学药剂味(如漂白剂、防腐剂气味),则可能为问题豆芽,要果断弃选。
二、选对渠道,细看信息
优先正规场所:选择信誉良好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购买,正规渠道的豆芽来源和质量更有保障,可降低买到问题豆芽的风险。留意标签信息:购买预包装豆芽时,需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 、地址、联系方式及产品合格证;购买散装豆芽时,主动询问并确认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检测信息,拒绝来源不明的产品。
三、正确储存,延长新鲜度
豆芽娇嫩易腐,需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保存。若暂不食用,可先择洗干净、控干水分,装入保鲜袋并排出空气密封,放入冰箱冷藏;或用清水浸泡(需避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尽快食用,避免久存变质。
四、科学处理,吃得更放心
彻底清洗:食用前用清水浸泡10分钟以上,反复冲洗2-3次,使豆芽新鲜干净。充分加热:烹饪时确保彻底熟透,如炒制时油温达180℃以上,或用沸水焯烫1分钟以上,可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警惕变质:若发现豆芽出现腐烂、发黏、异味等变质现象,切勿食用,以免引发肠胃不适。
五、理性认知,维权有途径
合规生产的豆芽无需依赖化学药剂,可安全食用。若怀疑购买到“问题豆芽”,或合法权益受损,可保留凭证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